红尾蚺(Red-tailed Boa) 界:动物界 Animalia 门: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:爬虫纲 Reptilia 目: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:蛇亚目 Serpentes 科:蚺科 Boidae 属:蚺属 Boa 种:红蚺尾 B. constrictor 分布:中美洲、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:红尾蚺(拼音:hóng wěi rán); 英文名:Red-tailed Boa; 学名:Boa constrictor。 红尾蚺,又称红尾蟒,无毒,主要分布于中美洲、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岛屿。以爬行动物、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食。红尾蚺寿命可达20-30岁。 物种数据 体长Length:全长1.8-3米 体重Weight:10-15公斤 寿命Life:20-30岁 食性Feeding habits:爬行动物、哺乳动物及鸟类 繁殖Reproduction:每产10-65条幼蛇 习性Habit:无毒,适应多种生态环境 分布Distribution:中美洲、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外形特征 Appearance feature 红尾蚺全长1.8-3米;重量10-15公斤。雌性较大。个别人工饲养的红尾蚺壳长至3.7米,重45公斤。
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,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。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,目前在苏里南有两条红尾蚺是至今为止体型最巨大的,分别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长。
然而这种体型毕竟较罕见,一般而言超过300厘米长的红尾蚺,就此种蛇类而言已算巨蛇(大多都在250厘米到300厘米)。红尾蚺的尾巴相当有力,能抓紧东西。头部并无热能传感颊窝。体色方面,红尾蚺身体多以红色或棕色为基调,尾部则呈砖红色。背部以褐黄色的斑纹为主,尾部的斑纹较为浅色。
现今在人工培育下红尾蚺已有许多体色表现,如:白化、鲑色等等。 生态习性 Life habit 红尾蚺能适应多种生态环境,由热带雨林至干燥地区均能活跃。红尾蚺幼蛇会攀爬于林木或矮树之间,但当它们逐渐成长,随着体重增加,会改为于地面行动为主。中美洲的红尾蚺性情较为暴躁,容易被触怒并向敌人发出嘶叫声,甚至轻易作出咬击;而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,性情则较为温驯。一般市面上所见的红尾蚺多是哥伦比亚红尾蚺,变异品种也多是以这个亚种培育的。
红尾蚺的捕猎对象甚众,包括许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,当中尤以鼠类为主。另外,红尾蚺亦可能会捕食大蜥蜴,甚至大如虎猫亦可能是它们的猎食对象之一。 地理分布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红尾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北部、中美洲:伯利兹、危地马拉、洪都拉斯、萨尔瓦多、尼加拉瓜、哥斯达黎加及巴拿马;
南美洲:哥伦比亚、厄瓜多尔、秘鲁、委内瑞拉、圭亚那、苏里南、法属圭亚那、巴西、玻利维亚、乌拉圭及阿根廷;
小安的列斯群岛:多米尼加及圣卢西亚。
生长繁殖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红尾蚺属于是一夫多妻制的卵胎生蛇类,孕期约100-120天,每产10-65条幼蛇(年龄越大繁殖的数量就越多),通常在25条左右,幼蛇长38-51厘米。3-4岁性成熟。红尾蚺寿命可达20-30岁。 亚种与分类 Subspecies and Classified 目前共有10个亚种已被确认: 玻利维亚红尾蚺B. c. amarali,(Stull, 1932) 红尾蚺B. c. constrictor,(Linnaeus, 1758) 哥伦比亚红尾蚺B. c. imperator,(Daudin, 1803) 古墓秘鲁红尾蚺B. c. longicauda,(Price & Russo, 1991) 厄瓜多尔红尾蚺B. c. melanogaster,(Langhammer, 1983) 多米尼加红尾蚺B. c. nebulosa,(Lazell, 1964) 阿根廷红尾蚺B. c. occidentalis,(Philippi, 1873) 圣卢西亚红尾蚺B. c. orophias,(Linnaeus, 1758) 沃登红尾蚺B. c. ortonii,(Cope, 1878) 珍珠岛红尾蚺B. c. sabogae,(Barbour, 1906) 红尾蚺的伪装 新生的红尾蚺
|